穰

复制

ráng ㄖㄤˊ

正文・午集下禾部共2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午集下

禾部

22画

U+7A70

穰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60頁,第30

同文書局本: 第861頁,第46

標點整理本: 第823頁,第12

廣韻》:汝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如陽切;《正韻》:如羊切,𡘋音攘。
說文》:禾𥟜已治者。
廣韻》:禾莖。

又,禾實豐也。
詩・商頌》:農年穰穰。

又,凡物豐盛皆曰穰。
詩・周頌》:降福穰穰。〔傳〕穰穰,衆也。又,《史記・滑稽傳》:道傍有穰田者。〔註〕謂爲田求福穰。

又,姓。齊將穰苴之後。何氏《姓苑》:今高平人。

又,地名。
前漢・地理志》:南陽郡穰縣。

又,《正字通》與瓤通,凡果實中之子曰屖穰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汝兩切,音壤──豐也。
前漢・張敞傳》:京師長安中浩穰。

又,《集韻》:人成切,𩣘平聲──蹂禾黍之餘也。

卷目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禾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483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77

《詩・商頌》農年穰穰。

謹照原文農年改豐年。

注解

〔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

〔穰〕字拼音是r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襄,五行属

〔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襄( xiāng )声。本义是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。也指瓜果的肉。

〔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áng] ⑴ 稻、麦等的秆⑵ 庄稼丰熟⑶ 同“瓤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