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

复制

děng ㄉㄥˇ

正文・未集上竹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上

竹部

12画

U+7B49

等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0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882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842頁,第22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多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得肯切;《海篇》:登上聲──類也、比也、輩也。
易・繫辭》:爻有等,故曰物。
禮・曲禮》:見同「」,不起。

又,齊也。
左傳》〔疏〕:春秋分而晝夜等,謂之日中。

又,等級也。
禮・樂記》:則貴賤等矣。
周禮・春官》:以玉作六瑞,以等邦國。
左傳・隱五年》:明貴賤,辨等列。

又,稱量輕重也。
孟子》:等百世之王。
史記・夏本紀》:四岳曰:等之,未有賢於鯀者。

又,《篇海》:等𠋫,待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齊𥳑也。从竹、从寺。寺,官曹之等平也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發等,沐樹也。王褒〈僮約〉:焚槎發等。

又,佛書有《方等經》。

又,《廣韻》:多改切;《集韻》:打亥切──齊也。

又,叶補里切。韓愈〈許國公神道𥓓銘〉「養安蒲坂,萬邦作等」,與宰字叶;宰,獎里切。

注解

〔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等〕字拼音是dě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寺,五行属

〔等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竹,寺声。寺官曹之等平也,寺者,简册杂积之地,寺亦声。本义是整齐的简册。

〔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ěng] ⑴ 古代指顿齐竹简(书)。⑵ 数量、程度相同,或地位一般高⑶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⑷ 特指台阶的级。⑸ 种,类⑹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⑺ 表示列举未尽,或用于列举煞尾⑻ 候,待⑼ 待到⑽ 同“戥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