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

复制

ㄘㄨ

正文・未集上米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上

米部

11画

U+7C97

粗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66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907頁,第37

標點整理本: 第869頁,第2

廣韻》:千胡切;《集韻》:聰徂切;《正韻》:倉胡切,𡘋音麤。
玉篇》:大也、略也、疏也、物不精也。
禮・月令》:其器高以粗。又,〈樂記〉:怒心感者,其聲粗以厲。
莊子・秋水篇》:物之粗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徂古切;《韻會》:坐五切,𡘋音伹──義同。

集韻》或作觕,通作麤,俗作

卷目考證・未集上 部首米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1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2頁,第19

《禮・樂記》怒心感者,其聲粗以厲。

謹照原文怒上增其字。

注解

〔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米部

〔粗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米、且,五行属

〔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米,且声。本义是糙米。

〔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ū] ⑴ 疏忽,不周密⑵ 不精致,工料毛糙⑶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:~大。~壮。~重。~实。~线条(a.指毛道粗的线条:b.喻粗率的性格、作风,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)。~枝大叶。⑷ 颗粒大的⑸ 声音低而大⑹ 鲁莽⑺ 略微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