紳

复制

shēn ㄕㄣ

正文・未集中糸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中

糸部

11画

U+7D33

紳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00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920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882頁,第5

廣韻》:失人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升人切,𡘋音申。
說文》:大帶也。
禮・內則》:冠緌纓端,韠紳縉笏。〔註〕紳,大帶,所以自紳約也。
論語》:子張書諸紳。〔疏〕以帶束腰,垂其餘以爲飾,謂之紳。

又,《博雅》:紳,束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尸連切,韓愈〈謝自然〉詩: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;感傷遂成詠,昧者宜書紳。

注解

〔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紳〕字拼音是s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申

〔紳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糸( mì ),申聲。本义是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帶。

〔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ēn] ⑴ 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帶子,引申爲束紳的人⑵ 舊稱地方上有勢力、有地位的人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