耘

复制

yún ㄩㄣˊ

正文・未集中耒部共1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中

耒部

10画

U+8018

耘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0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963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928頁,第1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王分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于分切,𡘋音雲。
說文》:除田閒穢也。本作𦔐,今文作耘。
博雅》:除也。
詩・小雅》:今適南畝,或耘或耔。〔傳〕耘,除草也。

又,《集韻》或作𦓷,通作芸。
孟子》:不芸苗者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王問切,音運──義同。

又,《史記・東越傳》:不戰而耘。〔註〕徐廣曰:耘,義取耘除。或言耘音于粉反,此楚人聲重耳。耘、隕當同「」,字有假借,聲有輕重耳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曜先切,音延。韓愈〈贈謝自然〉詩:奈何不自信,反欲從物遷;寒衣及飢食,在蠶績耕耘。

注解

〔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耒部

〔耘〕字拼音是y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云,五行属

〔耘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耒( lěi ),云声。本义是除草。

〔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n] ⑴ 除草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