胄

复制

zhòu ㄓㄡˋ

正文・未集下肉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下

肉部

11画

U+80C4

胄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39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977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943頁,第8

廣韻》:直祐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又切,𡘋音宙。
增韻》:裔也。又,系也、嗣也。

又,長也。
書・舜典》:帝曰:夔,命汝典樂,敎胄子。〔傳〕胄,長也。

又,後也。
左傳・襄十四年》:謂我諸戎,是四嶽之裔胄也。〔註〕胄,後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亦姓。

又,《增韻》:國名。

集韻》或作伷。
正字通》:與冂部甲冑字別,甲冑下从冃,冃音冒;此胄字下从肉,自有分也。

注解

〔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胄〕字拼音是z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⺼,五行属

〔胄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“胄”和“冑”本为两字,現代大陆规范字“冑”合并到“胄”。“冑”从“冃”(古“帽”字,帽子像形字),“由”声。本义是头盔。

〔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òu] ⑴ 盔,古代战士戴的帽子⑵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⑶ 泛指后代。⑷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