胜

复制

shèng ㄕㄥˋ

正文・未集下肉部共11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下

肉部

11画

U+80DC

胜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44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79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945頁,第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桑經切,音星。
說文》:犬膏臭也。从肉,生意兼聲。一曰不熟也。徐引《禮記》:飮胜而苴熟。
禮・內則》秋宜犢麛,膳膏腥〔釋文〕:腥,音星──雞膏也。
說文》作胜,云:犬膏臭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正切,音婧。
山海經》:玉山有鳥焉,名曰胜遇。〔註〕音姓。

又,新佞切,音性──與腥同。星見食豕,令肉中生小息肉也。又,《五音集韻》:所庚切,音生──餼肉也。

卷目考證・未集下 部首肉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6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4頁,第39

一曰,不熟也。徐引禮記,飮胜而苴熟。

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。

注解

〔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胜〕字拼音是sh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生,五行属

〔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力,朕( zhèn )声。本义是胜任,禁得起。

〔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èng] ⑴ 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⑵ 超过,占优势⑶ 优美的⑷ 古代妇女的饰物⑸ 能承担,能承受(旧读shēng )⑹ 尽(旧读shēng )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