臬

复制

niè ㄋㄧㄝˋ

正文・未集下自部共1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未集下

自部

10画

U+81EC

臬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自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93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000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969頁,第11

廣韻》:五結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魚列切;《韻會》:倪結切,𡘋音孽。
說文》:射的。从木,自聲。〔徐曰〕射之高下準的。

又,《廣韻》:門橜也。
爾雅・釋宮》:樴謂之杙,在地者謂之臬。〔註〕卽門橜也。
韻會》或作槷,亦作闑。

又,《博雅》:臬,灋也。
書・康誥》:王曰:外事汝陳時臬。〔傳〕臬,法也。又,〈多方〉:爾罔不克臬。〔傳〕汝無不能用法,欲其皆用法。

又,《小爾雅》:臬,極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九芮切,音劂──射的也。

又,《韻補》叶牛例切,音刈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桃弧棘矢,所發無臬;飛礫雨散,剛彈必斃。〔註〕臬,射墩的也。〔釋文〕牛例切。

注解

〔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自部

〔臬〕字拼音是ni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自、朩,五行属

〔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iè] ⑴ 箭靶子。⑵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⑶ 标准,法式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