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

复制

máng ㄇㄤˊ

正文・申集上艸部共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申集上

艸部

9画

U+8292

芒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4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018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986頁,第21

唐韻》:莫郎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謨郎切,𡘋音忙。
說文》:芒,草端也。
玉篇》:稻麥芒也。
周禮・地官・稻人》:澤草所生,種之芒種。〔註〕芒種,稻麥也。
易林》:夏麥𪍿𪍿,霜擊其芒。

又,大貌。
詩・商頌》:宅殷土芒芒。

又,多貌。束皙〈補亡〉詩:芒芒其稼。

又,罷倦貌。
孟子》:芒芒然歸。

又,光芒。
晏子・諫上篇》:列舍無次,變星有芒。
史記・天官書》作作有芒。

又,《禮・月令》:其神句芒。

又,草名。
爾雅・釋草》:葞,春草。〔註〕一名芒草。
山海經》:姦山有木,狀如棠,赤葉,名曰芒草,可以毒魚。

又,地名。
前漢・地理志》:沛郡芒。〔註〕世祖更名臨睢。

又,水名。〈蜀志・後主傳〉:姜維率衆至芒水。

又,門名。
水經注》:穀水逕淸陽門,亦曰芒門。

又,姓。
史記・秦本紀》:擊芒卯華陽,破之。〔註〕芒卯,魏將。

又,通茫。
詩・商頌》:洪水芒芒。陸機〈歎逝賦〉:嗟予今之方殆,何視天之芒芒。

又,通邙。
後漢・恭王祉傳》:葬于洛陽北芒。

又,通鋩。
後漢・陳忠傳》:氣洩針芒。張載〈七命〉:建雲髦,啓雄芒。〔註〕芒,鋒刃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𡘋武方切,音亡──義同。

又,呼光切,讀作荒。
爾雅・釋天》:太歲在巳曰大芒落。
莊子・至樂篇》:芒平芴乎,而無從出乎。

又,《集韻》:虎晃切,音慌──昏也。

又,《韻補》:母朗切,讀作莽。〈道藏歌〉:玉虛範女像,高會通冥想;二曜無停暉,明眞煥雲芒。

卷目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77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24

《爾雅・釋天》太歲在巳曰大芒落。

謹按爾雅不作芒。謹改史記曆書大芒駱。爾雅芒作荒。

注解

〔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芒〕字拼音是m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亡,五行属

〔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亡声。本义是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。

〔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áng] ⑴ 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⑵ 像芒的东西⑶ 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细长有尖,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,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,嫩叶可做牛的饲料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