萆

复制

ㄅㄧˋ

正文・申集上艸部共1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申集上

艸部

14画

U+8406

萆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89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40頁,第29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9頁,第4

集韻》:賔彌切,音𤰞
類篇》:萆薢,藥草。

又,頻彌切,音陴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必袂切,音蔽。
山海經》:小華之山,其草有萆荔。

又,與蔽通。
前漢・韓信傳》:從閒道萆山而望趙軍。〔師古註〕蔽隱于山閒,使敵不見。

又,《唐韻》:蒲歷切,音甓。
玉篇》:雨衣也。
類篇》:一曰蓑衣。

又,《唐韻古音》同「」。

注解

〔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萆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卑,五行属

〔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同“蓖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