蚩

复制

chī

正文・申集中虫部共1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申集中

虫部

10画

U+86A9

蚩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84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078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2頁,第8

唐韻》:赤之切;《韻會》:充之切,𡘋音妛──蟲名。
六書正譌》:凡無知者,皆以蚩名之。

又,蚩尤,人名。
書・呂𠛬》:蚩尤惟始作亂。〔註〕九黎之君,號曰蚩尤。

又,星名。
晉書・天文志》:蚩尤旗,類彗而後曲,象旗主所見之方下有兵。

又,侮也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蚩眩邊鄙。

又,騃也。陸機〈文賦〉:姸蚩好惡,可得而言。

又,蚩蚩,敦厚貌。
詩・衞風》:氓之蚩蚩。

又,姓。
通志・氏族略》:蚩氏,蚩尤之後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敕豸切,音弛──蟲伸行。
廣韻》:从㞢。
六書正譌》:別作媸、嗤,非。

注解

〔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蚩〕字拼音是ch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㞢、虫,五行属

〔蚩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之声。本义是蚩虫。

〔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ī] ⑴ 无知,痴愚⑵ 同“嗤”,讥笑。⑶ 同“媸”,丑陋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