複

复制

ㄈㄨˋ

正文・申集下衣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申集下

衣部

15画

U+8907

複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83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0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1095頁,第36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方六切,音福。
玉篇》:重衣也。
釋名》:衣服有裏曰複。

又,《類篇》:一曰褚衣。
急就篇》〔註〕:褚之以綿曰複。

又,《集韻》:芳六切,音蝮──重也。〈魏志・文帝紀・典論〉:余少曉持複,自謂無對;後從袁敏學,以單攻複,每爲若神。

又,《韻會》:複道。
前漢・高帝紀》:從複道上望見諸將。〔註〕上下有道,故謂之複。庾信〈華林園射馬賦〉:屬車釃酒,複道焚香。

又,《廣韻》:扶富切,音覆──亦重複也。

卷目考證・申集下 部首衣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5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9頁,第41

《庾信・華林園射馬賦》

謹照原文射馬賦改馬射賦。

注解

〔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複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复

〔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ù] ⑴ 夾衣,即有裡的衣服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複,重衣也。”《釋名•釋衣服》:“有裏曰複,無裏曰襌。。”⑵ 絲綿衣。《説文•衣部》:“複,褚衣。”《急就篇》:“襜褕袷複褶袴褌。”⑶ 雙手兵器。三國魏曹丕《典論•自叙》:“余少曉持複,自謂無對;俗名雙戟為坐鐵室,鑲楯為蔽木户;後從陳國袁敏學以單攻複,每為若神,對家不知所出。”⑷ 土窟。漢桓寬《鹽鐵論•輕重》:“夏不失複,冬不離窟。”一說為夾衣。⑸ 重複;複雜。《文選•張衡〈東京賦〉》:“複廟重屋,八達九房。”⑹ 引申為夾層的;雙重的。《後漢書•趙岐傳》:“藏岐複壁中數年,岐作《戹屯歌》二十三章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