詛

复制

ㄗㄨˇ

正文・酉集上言部共12画
康熙字典

正文酉集上

言部

12画

U+8A5B

𥛜

詛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64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56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130頁,第14

古文: 𥛜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莊助切,阻去聲。
說文》:詶也。
廣韻》:咒詛。
書・無逸》:厥口詛祝。〔疏〕詛祝,謂吿神明,令加殃咎也。以言吿神謂之祝。請神加殃謂之詛。
詩・小雅》:出此三物,以詛爾斯。〔釋文〕以禍福之言相要曰詛。
周禮・春官》:詛祝掌盟詛之祝號。〔註〕詛,謂祝之使沮敗也。大事曰盟,小事曰詛。〔疏〕盟盟將來,詛詛過往。
後漢・仲長統傳》:匈詈腹詛。

又,《集韻》:古通作。
詩・大雅》侯作侯祝:〔釋文〕作,本或作詛。〔傳〕作,讀爲詛。詛祝,怨謗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遵遇切,娵去聲──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壯所切,音阻。
集韻》:呪也。
釋名》:阻也。使人行事,阻限于言也。

又,通作阻。〈晉語〉:狂夫阻之衣也。〔註〕狂夫,方相氏之士也。阻,古通詛。將服是衣,必先詛之。

卷目考證・酉集上 部首言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6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0頁,第21

《詩・大雅》侯作侯祝。《釋文》作,本或作詛。《傳》作,讀爲詛。

謹照原書傳字上增朱字。

注解

〔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詛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且

〔詛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言,且( jū )聲。本义是詛咒。

〔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ǔ] ⑴ 求神加禍於別人,現泛指咒罵:“百姓之咎怨誹謗,~君於上帝者多矣”。~咒。~罵。⑵ 盟誓:“~無畜羣公子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