蹉

复制

cuō ㄘㄨㄛ

正文・酉集中足部共17画
康熙字典

正文酉集中

足部

17画

U+8E49

蹉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4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31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10頁,第27

唐韻》:七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倉何切,𡘋音磋。
說文》:蹉跎,失時也。〔註〕徐鉉曰:按經史通作差池,此亦後人所加。詳跎字註。

又,《廣韻》:蹉,跌也。

又,張華〈輕薄篇〉:孟公結重關,賓客不得蹉。〔註〕蹉,過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叉宜切,音差──義同。

注解

〔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蹉〕字拼音是c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差,五行属

〔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差声。本义是失足,跌跤。

〔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ō] ⑴ 〔~跎〕a.把时光白耽误过去,如“日月~~”;b.失足。⑵ 〔~跌〕失足摔倒,喻意外的差错或失误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