遯

复制

dùn ㄉㄨㄣˋ

正文・酉集下辵部共1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酉集下

辵部

18画

U+906F

遯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27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64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8頁,第13

集韻》:遁本字。
易・遯卦》:天下有山遯,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。
書・微子》:我不顧行遯。

又,《韻會》:水名。夜郎縣有遯水。餘詳前遁字註。

注解

〔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遯〕字拼音是dù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豚

〔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ùn] ⑴ 六十四卦之一,卦形为䷠艮下乾上。《易•遯》:“天下有山,遯。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。”⑵ 同“遁”。《説文•辵部》:“遯,逃也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遁,退還也,隱也。遯,同遁。”《易•序卦》:“物不可以久居其所,故受之以遯。遯者,退也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