鉈

复制

ㄊㄚ tuó ㄊㄨㄛˊ

正文・戌集上金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上

金部

13画

U+9248

鉈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5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00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8頁,第17

唐韻》:食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遮切;《正韻》:石遮切,𡘋音闍。
說文》:短矛也。

又,或作鍦。揚子《方言》:矛,吳揚江淮南楚五湖之閒謂之鍦。〔註〕常蛇反。

又,《廣韻》:式支切,音詩。又,《類篇》:施智切,音屍──義𡘋同。
〇〔按〕《廣韻》視遮切註:又音夷,五支韻闕此一音。

卷目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6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22

《廣韻》式支切,音詩。

謹按詩音申之切與鉈不同音。施音商支切與鉈同音。謹改音詩爲音施。又类篇施智切,音屍。謹按屍音升脂切與鉈不同音。翅音施智切與鉈同音。謹改音屍爲音翅。

注解

〔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ā、tuó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它

〔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ā] ⑴ 一種金屬元素,用來製造光電管,低溫溫度計,光學玻璃等。它的鹽類有毒,用於醫藥。 [tuó] ⑴ 同“砣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