鉏

复制

chú ㄔㄨˊ

正文・戌集上金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上

金部

13画

U+924F

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6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301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9頁,第5

唐韻》:士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牀魚切,𡘋同「」。
說文》:立薅所用也。从金,且聲。〔釋文〕助也,去穢助苗也。
前漢・賈誼傳》:秦人借父耰鉏,慮有德色。

又,治田也。
前漢・劉章・耕田歌》:非其種者,鉏而去之。又,〈兒寬傳〉:帶經而鉏。

又,《廣韻》:誅也。
韓書外傳》:凌轢無罪之民,成威于閭巷之閒者,衆之所誅鋤也。

又,地名。〈晉語〉:賜公南陽、陽樊、溫、原、州、陘、絺、鉏、欑、茅之田。
左傳・成四年》:鄭伯伐許,取鉏任冷敦之田。又,〈哀二十五年〉:請適城鉏。〔註〕城鉏,宋邑。
後漢・郡國志》:東郡有鉏城。

又,鳥名。
爾雅・釋鳥》:鷺,舂鉏。〔註〕白鷺也,一名舂鉏。

又,姓。
左傳・宣二年》:鉏麑。〔註〕晉之力士。

又,人名。
左傳・莊十六年》:刖强鉏。又,〈僖二十四年〉:鄭大夫孔將鉏。
史記・齊世家》故從犂鉏之計,《左傳》作犂彌。

又,《集韻》:宗蘇切,音租──茅藉祭也。
周禮・春官》司巫蒩館〔註〕:蒩,讀爲鉏。鉏,藉也,館神所止也。〔釋文〕鉏,子都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詳余切,音徐──人名。
左傳・成十八年》:西鉏吾。〔註〕宋大夫。〔釋文〕鉏,仕居反,徐在居反。

又,國名。
左傳・襄四年》:后羿自鉏遷于窮石。〔註〕鉏,羿本國名。〔釋文〕鉏,仕居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鋤加切,音茬──鉏牙,物傍出也。
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玉人〔註〕:二璋,皆有鉏牙之飾。〔釋文〕鉏,側魚反,沈讀徐加反。又,《廣韻》:牀呂切;《集韻》:狀所切,𡘋音齟──鉏鋙,相距貌。
楚辭・九辯》:圜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鉏鋙而難入。〔註〕鉏,牀舉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牀據切,音助──與耡同,籍稅也。

卷目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6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23

又《廣韻》誅也。《韓書外傳》衆之所誅鋤也。

謹照原書韓書改韓詩。

注解

〔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鉏〕字拼音是c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且

〔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ú] ⑴ 鋤草翻地的農具。⑵ 用鋤頭鏟土鋤草。⑶ 誅滅;清除。 [zū] ⑴ 通“苴(蒩)”。供祭祀用的草席。 [zhù] ⑴ 同“耡”。古代税法名。助藉税,即十一之税。 [j] ⑴ 〔鉏鋙〕也作“鉏䥏”。①不相配合。②不安貌。③机具。④釜属。 [chá] ⑴ 〔鉏牙〕物旁出。器物如锯齿般参差不齐的边缘。 [xú] ⑴ 古国名。⑵ 姓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