陏

复制

duò ㄉㄨㄛˋ

正文・戌集中阜部共1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中

阜部

14画

U+964F

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3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0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339頁,第1

字彙》:徒火切,惰上聲。
史記・貨殖傳》:果陏蠃蛤。〔註〕《索隱》曰:陏,徒火反。
正義》曰:陏,今爲搖,果搖,猶搖𤴁包裹也。今楚越之俗,尚有裹搖之語。楚越水鄕,足螺、魚、𪔀,民多探捕積聚,搖𤴁包裹,煮而食之。班固不曉裹搖之方言,述地云果蓏蠃蛤,非太史公意也。
〇〔按〕陏字,諸書皆不載,無由稽考。
易・說卦》爲果蓏,京房本作果墮,則墮卽蓏字,古字借也。
史記》陏字,《漢書》改作蓏,必非無據。
正義》訓爲搖,似不可從。

又,《篇海》:旬爲切,音隨──國名。

注解

〔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陏〕字拼音是d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有

〔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ò] ⑴ 瓜类植物的果实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