靷

复制

yǐn ㄧㄣˇ

正文・戌集中革部共13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中

革部

13画

U+9777

靷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14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5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7頁,第2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羊晉切,音酳。
說文》:引軸也。
集韻》:駕牛具。在胷曰靷。
詩・秦風》:隂靷鋈續。〔傳〕所以引也。〔釋文〕沈云靷,舊本皆作靳。
左傳・哀二年》:我兩靷將絕,吾能止之。〔疏〕古之駕四馬者,服馬夾轅,其頸負軛,兩驂在旁,挽靷助之。
說文》云靷,引軸也;〈僖二十八年〉註云在胷曰靷。然則此皮約馬胷而引車軸也。
釋文》:靷,以刃切。

又,《唐韻》:余忍切;《集韻》:以刃切,𡘋音引。又,《集韻》:丈忍切,音紖──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靷〕字拼音是y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革、引

〔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ǐn] ⑴ 引车前进的皮带,一端套在车上,一端套在牲口胸前:“我两~将绝。”⑵ 古同“紖”,牛鼻绳:“李密乘一黄牛……一手捉牛~,一手翻《汉书》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