鞏

复制

gǒng ㄍㄨㄥˇ

正文・戌集中革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中

革部

15画

U+978F

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革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18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7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9頁,第2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古勇切,𡘋音拱。
說文》:以韋束也。
易・革卦》:鞏用黃牛之革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鞏,固也。〔又〕硈,鞏也。〔註〕硈然堅固。
詩・大雅》:藐藐昊天,無不克鞏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鞏,火乾也。凡有汁而乾謂之煎,東齊謂之鞏。

又,國名。
左傳・昭十五年》:闕鞏之甲,武所以克商也。〔註〕闕鞏國所出鎧。

又,《廣韻》:縣名。
左傳・昭二十五年》:尹文公涉於鞏。〔註〕於鞏縣涉洛水也。

又,羌名。
前漢・趙充國傳》:煎鞏、黃羝之屬。
後漢・順帝紀》:討鞏唐羌。

又,州名。
韻會》:唐渭州,宋改鞏州。

又,姓。
左傳・成二年》:晉侯使鞏朔獻齊捷於周。

注解

〔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

〔鞏〕字拼音是g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巩、革

〔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ǒng] ⑴ 见“巩”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