飴

复制

ㄧˊ ㄙˋ

正文・戌集下食部共14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下

食部

14画

U+98F4

飴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94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418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3頁,第2

古文:

唐韻》:與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盈之切;《正韻》:延知切,𡘋音移。
玉篇》:餳也。
六書故》: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。
釋名》:飴小弱于餳,形怡怡然也。
本草》:膠飴乾枯者曰餳。
詩・大雅》:堇荼如飴。

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鹽人》:王之膳羞共飴鹽。〔註〕飴鹽,鹽之恬者,今戎鹽有焉。〔疏〕卽石鹽是也。

又,通作𥹋
晉書・石崇傳》:王愷以𥹋澳釜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祥吏切,音寺──本作飤。
晉書・王薈傳》: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。

集韻》亦作𩞫、粠,籀文作𩛛

注解

〔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í、s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台

〔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í] ⑴ 用麥芽製成的糖漿,糖稀⑵ 某種糖果⑶ 古同“貽”,贈送。 [sì] ⑴ sì ㄙˋ 同“飼”,糧也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