餂

复制

tiǎn ㄊㄧㄢˇ

正文・戌集下食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下

食部

15画

U+9902

餂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9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419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4頁,第10

玉篇》:古文甛字。註詳甘部六畫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他點切,音忝。
韻會》:鉤取也。
孟子》:是以言餂之也。

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他念切,音掭──義同。

注解

〔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餂〕字拼音是t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舌

〔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ián] ⑴ 同“甜”。卷子本《玉篇•食部》:“餂,《字書》:‘古文甛字也。’甛,美也;甘也。”《龍竈手鑑•舌部》:“餂,甜的俗字。” [tiǎn] ⑴ 取;诱取。《集韻•忝韻》:“餂,取也。”《古今韻會舉要•琰韻》:“餂,鉤取也。”《孟子•盡心下》:“士未可以言而言,是以言餂之也;可以言而不言,是以不言餂之也。”趙岐注:“餂,取也。”明堵允錫《救時二十議疏——募徼塞之良十八》:“然勿速以利餂之,當徐以信結之。”清薛福成《援越南議上》:“欲以危言脅我,既不為動,復以巧言餂我,必欲使我不與聞越事而後已。”⑵ 用舌头取物。后作“舔”。《篇海類編•食貨類•食部》:“餂,又云以舌餂物,亦作舔。”清雷浚《説文外編》卷二:“今人以舌取物曰餂。”元鄭廷玉《寃家債主》第三折:“被箇狗餂了我一箇指頭。”《西遊記》第八十七回:“麵山邊有一隻金毛哈巴狗兒,在那裏長一舌短一舌,餂那麵喫。”明葉良表《管鮑分金記•分金讓義》:“俺怎效那館羶腥的求温飽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