餲

复制

ài ㄞˋ

正文・戌集下食部共1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戌集下

食部

18画

U+9932

餲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06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423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8頁,第21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於例切;《韻會》:於罽切,𡘋音䋵。
玉篇》:飯臭也。
爾雅・釋器》:食饐謂之餲。〔註〕飯穢臭。
論語》:食饐而餲。
集韻》或作饐。

又,《廣韻》:烏葛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阿葛切;《韻會》:阿曷切,𡘋音遏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於邁切,音嗄。又,《廣韻》:於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乙界切,𡘋音噫──義𡘋同。或作䬵。

又,《廣韻》:胡葛切;《集韻》:何葛切,𡘋音曷──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餠名。

注解

〔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餲〕字拼音是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曷,五行属

〔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ài] ⑴ (食物)经久而变味:“食饐而~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