骴

复制

正文・亥集上骨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亥集上

骨部

15画

U+9AB4

骴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65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448頁,第3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3頁,第39

廣韻》:疾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才支切;《正韻》:才資切,𡘋音疵。
說文》:鳥獸殘骨。骴骴,可惡也。
周禮・秋官・蜡氏》:掌除骴。〔註〕謂死人骨也。骨之尚有肉者及禽獸之骨皆是。

又,《說文》:或从肉作胔。
禮・月令》:掩骼薶胔。〔註〕肉腐曰胔。〔釋文〕有骨曰胔。亦作骴。
集韻》或作髊,《韻會》或作㱴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疾智切;《正韻》:恣四切,𡘋音漬。又,《集韻》:將此切,音紫。又,仕懈切,音砦──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骴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此,五行属

〔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ī] ⑴ 肉未烂尽的尸骨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