髀

复制

ㄅㄧˋ

正文・亥集上骨部共18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亥集上

骨部

18画

U+9AC0

髀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6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449頁,第3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5頁,第7

唐韻》:幷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弭切;《正韻》:補委切,𡘋音俾。
說文》:股也。
釋名》:髀,𤰞也,在下稱也。
禮・三年問》:帶下毋厭髀。又,〈祭統〉:殷人貴髀。〔註〕爲其厚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母婢切,音弭──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傍禮切,音陛──與䯗同,或作䏶。

卷目考證・亥集上 部首骨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87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81頁,第2

《禮・三年問》帶下毋厭髀。

謹照原書改禮記深衣。

注解

〔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髀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卑,五行属

〔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ì] ⑴ 大腿,亦指大腿骨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