髃

复制

ㄩˊ

正文・亥集上骨部共19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亥集上

骨部

19画

U+9AC3

髃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68頁,第29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0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5頁,第35

廣韻》:遇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元俱切,𡘋音虞──與腢同。
說文》:肩前也。
詩・小雅・大庖》不盈〔傳〕: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。〔釋文〕腢,本亦作髃,謂肩前兩閒骨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語口切,𡘋音偶。又,《集韻》:吾回切,音嵬。又,五公切,音㟅──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骨部

〔髃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骨、禺

〔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ú] ⑴ 肩前骨;肩头。⑵ [肩~]针灸穴位名。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