髮

复制

ㄈㄚˋ

正文・亥集上髟部共15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亥集上

髟部

15画

U+9AEE

𩠖𩑛𩑱𤕥

髮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76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3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9頁,第21

古文: 𩠖𩑛𩑱𤕥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方伐切,音發。
說文》:根也。
玉篇》:首上毛也。
釋名》:髮,拔也──拔擢而出也。
黃帝・素問》:腎之華在髮。
草木子》:血之榮以髮。

又,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窮髮之北。〔音義〕髮,猶毛也。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。毛,草也。
地理書》云:山以草木爲髮。

又,姓。
前漢・儒林傳》:東海髮福。又,禿髮,複姓。

又,叶方味切,音沸。潘岳〈藉田賦〉:被褐振裾,垂髫總髮;躡踵側肩,掎裳連襼。

注解

〔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

〔髮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犮

〔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à] ⑴ 人的前额、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:头~。鬓~。怒~冲冠。《詩•小雅•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髮如蠆。”⑵ 草木。《莊子•逍遙游》:“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”⑶ 古代长度单位,尺的万分之一。《新書•六術》:“十毫為髮,十髮為氂,十氂為分,十分為寸,十寸為尺。”⑷ 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髮,漢有東海髮福。”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