鹹

复制

xián ㄒㄧㄢˊ

正文・亥集下鹵部共20画
康熙字典

正文亥集下

鹵部

20画

U+9E79

鹹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11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1507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507頁,第20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胡讒切;《正韻》:胡嵒切,𡘋音咸。
說文》:鹹,銜也,北方味也。
廣韻》:不淡。
韻會》:鹽味。
爾雅・釋言》:鹹,苦也。〔疏〕鹹殊極必苦,故以鹹爲苦也。
書・洪範》:潤下作鹹。
周禮・天官・醫師》:以鹹養脈。

又,地名。
春秋・僖十三年》:會于鹹。〔註〕衞地,東郡濮陽縣東南有鹹城。

又,《韻會》:古斬切,音減。
本草》:李時珍曰:鹹音咸者,潤下之味;音減者,鹽生之名。後人作鹼、作鹻,是矣。

注解

〔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鹵部

〔鹹〕字拼音是x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鹵、咸

〔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n] ⑴ 像鹽的味道,含鹽分多的,與“淡”相對⑵ 用鹽醃制的

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