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yìng ㄧㄥˋ

卷八人部共9画
说文解字

卷八

人部

9画

U+345E

以證切

𠈖𠈫𠈪

㑞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以證切頁碼263頁,第2

異體𠈖𠈫𠈪

㑞送也。从人灷聲。呂不韋曰:有侁氏以伊尹𠈖女。古文以爲訓字。

鉉注臣鉉等曰:灷,不成字,當从𦩎省。案:勝字从𦩎聲,疑古者朕或音𠈖

附注段玉裁注:「𠈪,今之媵字。《釋言》曰:『媵、將,送也。』送為媵之本義。以姪娣送女,乃其一耑耳。《公羊傳》曰:『媵者何?諸矦取一國,則二國往媵之,以姪娣從。』是也。今義則一耑行,而全者廢矣。今形从女者,由一耑之義獨行故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以證反頁碼675頁,第6行,第3

㑞送也。從人灷聲。吕不韋曰:「有侁氏以伊尹㑞女。」古文以此爲訓字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以證切古音第六部頁碼1506頁,第1許惟賢661頁,第4

㑞送也。

段注𠈪今之媵字。《釋言》曰:媵,將,送也。《周易》。媵口說也。虞曰:媵,送也。《燕禮》。《大射》。媵觚于賓。鄭注。媵,送也。《九歌》曰:魚隣隣兮媵予。王注。媵,送也。送爲媵之本義。以姪娣送女乃其一耑耳。《公羊傳》曰:媵者何。諸侯娶一國。則二國往媵之。以姪娣從。是也。今義則一耑行而全者廢矣。

从人。灷聲。

段注今形从女者,由一耑之義獨行故也。灷,許書無此字。而送𠈪朕皆用爲聲。此亦許書奪屚之一也。以證切。六部。朕送二字古音當亦在六部也。

呂不韋曰:有侁氏㠯伊尹𠈪女。

段注呂氏《春秋》孝行覽本味篇曰:湯於是請取婦爲婚。有侁氏喜。以伊尹爲媵送女。爲送二字。乃後人所𡚶增。許所據不如是。凡許引呂氏《春秋》。皆直書呂不韋曰:此與爝下是也。惡其人也。

古文㠯爲訓字。

段注訓與𠈖音部旣相距甚遠。字形又不相似。如疋足,屮艸,丂亏之比。今按訓當作揚。由揚譌詠。由詠復譌訓。始則聲誤。終則字誤耳。《檀弓》。杜蕢洗而揚觶。注云:舉爵於君也。禮揚作媵。揚,舉也。媵,送也。揚近得之。據此知《禮經》作媵。記作揚。媵爲古文揚字。《燕禮》。媵觚於賓。注云:讀或爲揚。葢禮家舊讀媵爲揚。許亦用禮家舊讀說也。若今文禮媵作騰。騰正與揚義協。

㑞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7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662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04頁
4說文校箋第335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318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14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96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055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169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05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329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2707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8117頁【補遺】第17214頁
14通訓定聲第265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697頁【崇文】第2785頁
16說文句讀第1078頁
17章授筆記第339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7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77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