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ㄈㄨˋ

卷七疒部共10画
说文解字

卷七

疒部

10画

U+3F88

方榘切

㾈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榘切頁碼246頁,第24

㾈俛病也。从𤕫付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弗父反頁碼631頁,第3行,第1

㾈俛病也。從疒付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:「戚施之疾,俯而不能仰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方榘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396頁,第2許惟賢611頁,第7

㾈俛病也。

段注《方言》曰:短,東陽之閒謂之㾈。按俛者多庳。《方言》與許義相近。

𤕫。付聲。

段注方榘切。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本意為曲背,引申為俯仰。俯(《說文》無)仰字當作㾈。後以頫、俛作俯,然俛當讀為勉,不可作俯讀。

今人以頫、俛二字為俯字,俯字《說文》無,俯仰字當作㾈。俛从免聲,《禮記》:「俛焉日有孳孳」,乃勉之借。

俛病也。本義為曲背,引申為俯仰。俯字《說文》所無,正當作㾈。後以頫、俛作俯字用,然俛因从免聲故當讀勉,不可讀俯。「俛焉日有孳孳」,俛即勉字之借。

本義為曲背,引申為㾈仰(《說文》無俯字)。後以俛字作㾈,謬。「俛焉日有孳孳」,俛借自勉。俛、㾈音全異,俛从免聲當讀如免。作頫亦不可。(㾈仰)。

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83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16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472頁
4說文校箋第311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297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071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1827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81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57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90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305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2510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7622頁【補遺】第17141頁
14通訓定聲第146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48頁【崇文】第2589頁
16說文句讀第1000頁
17章授筆記第318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6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729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