𩛿

复制

xíng ㄒㄧㄥˊ

卷五食部共16画
说文解字

卷五

食部

16画

U+296FF

𩛿

徐盈切

𩛿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徐盈切頁碼163頁,第18

𩛿

異體

𩛿飴和饊者也。从𠊊易聲。
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此即糖之正文,當从昜作餳。」清程際盛《駢字分箋》卷上「飴餳」注:「𩛿、餳一物,初無二義,其分為二字兩音,當自陳以後始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似傾反頁碼409頁,第4行,第2

𩛿飴和饊者也。從食易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徐盈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72頁,第4許惟賢387頁,第7

餳飴和饊者也。

段注不和饊謂之飴。和饊謂之餳。故成國云飴弱於餳也。《方言》曰:凡飴謂之餳。自關而東,陳楚宋衞之閒通語也。楊子渾言之。許析言之。《周禮・小師》注。管,如今賣飴餳所吹者。《周頌》箋亦云。

𠊊。昜聲。

段注各本篆作𩛿,云易聲。今正。按鍚从昜聲,故音陽。亦音唐。在十部。《釋名》曰:餳,洋也。李軌《周禮》音唐是也。其陸氏《音義・周禮》辭盈反,《毛詩》夕淸反。因之《唐韵》徐盈切。此十部音轉入於十一部。如行庚觥等字之入庚韵。郭璞《三倉解詁》曰:楊音盈協韵。晉灼《漢書・音義》反楊惲爲由嬰。其理正同耳。淺人乃易其龤聲之偏旁。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皆誤从易。然《玉篇》曰:𩛿徒當切。《廣韵》十一唐曰:糖,飴也。十四淸曰:𩛿,飴也。皆可使學者知餳糖一字。不當从易。至於《集韵》始以餳入《唐韵》。𩛿入淸韵。畫分二字。使人眞雁不分。其誤更甚。猶賴《類篇》正之。餳,古音如洋。語之轉如唐。故《方言》曰:餳謂之餹。郭云:江東皆言餹,音唐。

𩛿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24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421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329頁
4說文校箋第209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201頁,第11字
6說文今釋第715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25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82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049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28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207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1655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5339頁【補遺】第16789頁【補編】第14920頁
14通訓定聲第351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427頁【崇文】第1705頁
16說文句讀第640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33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516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