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ㄑㄧˋ ㄧˋ

卷四肉部共6画
说文解字

卷四

肉部

6画

U+43CC

許乞切

䏌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許訖切頁碼131頁,第1

䏌振䏌也。从𠕎八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希气反頁碼338頁,第3行,第3

䏌振也。從肉八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佾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許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681頁,第4許惟賢304頁,第1

䏌振肸也。

段注振肸依《玉篇》。今本《玉篇》肸譌眸。十部曰:肸蠁,布也。然則振肸者,謂振動布寫也。以曡韵爲訓也。鍇本云振也。鉉本云振䏌也。皆非是。《禮樂志》曰:鸞路龍鱗。罔不肸飾。師古曰:肸,振也。謂皆振整而飾之也。《上林賦》。肸蠁布寫。師古曰:肸蠁,盛作也。《甘泉賦》。薌呹肸以掍根。師古曰:言風之動樹。聲響振起。此皆與《說文》合。葢䏌與肸音義皆同許無《八佾》字。今按作䏌作肸皆可。《左傳》言振萬舞者,必振動也。《尸部》曰:㞕,動作〖切切〗也。此從䏌會意也。

从肉。八聲。

段注許乞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八佾之佾《說文》無,即此字。

「振肸」,䏌與肸同,肸蠁(蟲名)以翼振動作響。八佾亦當作䏌。《漢書•禮樂志》:「千[童]羅舞成八溢」,亦䏌之假。

八佾字《說文》無,當作䏌(或用肸)。肸蠁之肸(?)。

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59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346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270頁
4說文校箋第172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163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58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01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37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849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03頁,第33字
11標注說文第168頁,第17字
12說文注箋第131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4511頁【補遺】第16677頁
14通訓定聲第253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346頁【崇文】第1381頁
16說文句讀第506頁
17說文新證第344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79頁,第10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452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430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