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gǔn ㄍㄨㄣˇ

卷一丨部共1画
说文解字

卷一

丨部

1画

U+4E28

古本切

丨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古本切頁碼13頁,第2

丨上下通也。引而上行讀若囟,引而下行讀若𨓤。凡丨之屬皆从丨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孤損反頁碼59頁,第2行,第1

丨上下通也。引而上行,讀若囟;引而下行,讀若𢓴。凡丨之屬皆從丨。

鍇注臣鍇曰:此二字同用一文,皆從所在而知之。囟音信,今人音進;引而下行,音退,又音袞。巾字從丨,音退。𣃘屮字從丨,音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古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80頁,第1許惟賢33頁,第5

丨下上通也。

段注依《玉篇》。

引而上行讀若𦥓

段注𦥓之言進也。

引而下行讀若𨓤

段注可上可下。故曰下上通。《竹部》曰:篆,引書也。凡字之直。有引而上,引而下之不同。若至字當引而下,不字當引而上,又若才屮木生字皆當引而上之類是也。分用之則音讀各異。讀若𦥓在十三部。讀若𨓤在十五部。今音思二切𦥓之雙聲也。又音古本切

凡丨之屬皆从丨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其形用簡單的一豎,以示上下相通的意思,不是專指為某物,所以據臆構的虛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

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5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44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55頁
4說文校箋第18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15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5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9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4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0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16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15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410頁【補遺】第16194頁
14通訓定聲第3339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44頁【崇文】第173頁
16說文句讀第52頁
17說文新證第6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320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54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