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dàn ㄉㄢˋ

卷八人部共7画
说文解字

卷八

人部

7画

U+4F46

徒旱切

但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旱切頁碼264頁,第34

但裼也。从人旦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之經典凡但裼字,皆改為袒裼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特坦反頁碼680頁,第7行,第3

但裼也。從人旦聲。一曰徒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古此爲袒,袒爲今之綻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徒旱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25頁,第2許惟賢669頁,第6

但裼也。

段注《衣部》曰:裼者,但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古但裼字如此。袒則訓衣縫解。今之綻裂字也。今之《經典》。凡但裼字皆改爲袒裼矣。《衣部》又曰:𧝹者,但也。裎者,但也。《釋訓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袒裼,肉袒也。肉袒者,肉外見無衣也。引伸爲徒也。凡曰但,曰徒,曰唐皆一聲之轉。空也。今人但謂爲語辭。而尟知其本義。因以袒爲其本義之字。古今字之不同類如此。

从人。旦聲。

段注徒旱切。十四部。唐人詩多用爲平聲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不衣衣服,身上已空。但、徒為一聲之轉。

裼也。因但裼不穿衣服,徒跣不穿襪貌,故徒、但義同。今誤書袒,非。袒,即綻字(袒裂)。

但裼非袒。袒,破衣也(即今綻字)。徒(徒跣)、但一聲之轉。

白话解释

但,坦露上身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旦”作声旁。

但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21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668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508頁
4說文校箋第340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321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160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98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09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1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07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333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273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187頁【補遺】第17227頁
14通訓定聲第2949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703頁【崇文】第2809頁
16說文句讀第1090頁
17章授筆記第344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41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82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