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chū ㄔㄨ

卷六出部共5画
说文解字

卷六

出部

5画

U+51FA

尺律切

出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尺律切頁碼198頁,第4

異體

岀進也。象艸木益滋,上出達也。凡出之屬皆从出。

附注孫詒讓《名原》:「古出字取足形出入之義,不象草木上出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穴律反頁碼506頁,第5行,第1

岀進也。象草木益滋上出達也。凡出之屬,皆從出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易》曰:『或岀或處。』出爲進也。根盛則能上出,下根亦跳出也,象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尺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90頁,第1許惟賢482頁,第2

岀進也。

段注本謂艸木。引伸爲凡生長之偁。又凡言外出爲內入之反。

象艸木益茲上出𨔶也。

段注茲各本作滋。今正。茲,艸木多益也。艸木由才而屮而㞢而出。日益大矣。尺律切。十五部。

凡出之屬皆从出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形。茁。凡草木出本用出,不用茁。

白话解释

出,长进。像草木渐渐滋生,向上生长出来。所有与出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出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字形都是從止、從凵。止的本義為腳掌,此處表示行走、行動;凵為古人掘地而居的半穴居住所。字形正像一隻腳從穴居向外跨出的樣子,所以表示出門離去的意思。甲骨文也有從止、從囗的字形,囗字表示邑居,與從凵的構意相同。金文與戰國文字的止凵相連,字形逐漸產生訛變,因此篆文已難以顯現「出」的構形與本義,而隸書、楷書則止字完全訛變為從屮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出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91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504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391頁
4說文校箋第252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243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86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51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27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28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54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249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200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6327頁【補遺】第16928頁
14通訓定聲第2470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524頁【崇文】第2093頁
16說文句讀第795頁
17說文新證第50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7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60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