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xíng ㄒㄧㄥˊ

卷四刀部共6画
说文解字

卷四

刀部

6画

U+5211

戸經切

𠛬

刑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戶經切頁碼136頁,第16

𠛬

異體

𠛬剄也。从刀幵聲。
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以為「刑」、「㓝」「蓋本同字。井譌爲开,復譌爲井耳。」《篇海・刀部》:「𠛬,與刑同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『刑』、『㓝』應該是同一個字。刑字是從荊字分化出來的。荊字本來作『』形,其後加『井』聲,變成从刅,井聲;既有井聲之後,『刅』形就類化為『刀』形。在周金文中,『㓝』字既可以表示荊楚的『荊』,也可以代表刑罰的『刑』;同時還可以假借為『形』、『邢』等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賢星反頁碼352頁,第4行,第2

𠛬剄也。從刀幵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以刀有所割,如人謂自刺爲自刑也。國之刑罰之㓝在井部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戸經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27頁,第2許惟賢323頁,第7

𠛬剄也。

段注按㓝者,五㓝也。凡㓝罰,典㓝,儀㓝皆用之。𠛬者,剄頸也。橫絕之也。此字本義少用。俗字乃用𠛬爲㓝罰,典㓝,儀㓝字。不知造字之恉旣殊。丼聲,幵聲各部。凡丼聲在十一部。凡幵聲在十二部也。

从刀。幵聲。

段注戸經切。按古音當與一《先韵》内幵聲諸字爲伍。

白话解释

刑,割颈砍头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幵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寫作「」,從刀、井聲。字形或增添土形。戰國文字從刀、井聲。現在用作刑罰的「刑」字,篆文從井聲。《說文‧井部》:「㓝,罰辠(罪)也。从刀、井聲。」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後來和《說文‧刀部》從刀、幵(ㄐㄧㄢ jiān)聲,本義是用刀割頸的「?」字,形體都訛變為「刑」,二者在隸書裡已混用難分,標準楷書寫作「刑」。

刑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71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363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281頁
4說文校箋第181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171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61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076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50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9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09頁,第1字
11標注說文第178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140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686頁【補遺】第16695頁
14通訓定聲第346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64頁【崇文】第1453頁
16說文句讀第537頁
17說文新證第359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188頁,第3字
19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576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448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