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fāng ㄈㄤ

卷十二匚部共2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二

匚部

2画

U+531A

府良切

𠥓

匚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府良切頁碼424頁,第16

匚受物之器。象形。凡匚之屬皆从匚。讀若方。

𠥓

𠥓籒文匚。

附注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匚為竹器,其形長方,周淺……匚,古亦假為方,又為報祭之報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府昌反頁碼1014頁,第1行,第1

𠥓受物之器。象形。凡匸之屬,皆從匸。讀若方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正三方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14頁,第2行,第1

籒文匸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府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540頁,第1許惟賢1104頁,第1

𠥓受物之器。

段注此其器葢正方。文如此作者,横視之耳。直者其底。横者其四圍。右其口也。《廣韵》曰:或曰受一斗曰匚。按《囗部》云:囿,規也。今人皆作圜,作圓。方,本無正字。故自古叚方爲之。依字,匚有榘形。固可叚作方也。

象形。凡匚之屬皆从匚。讀若方。

段注府良切。十部。

籒文匚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受物之器。引申為方圓之方。方技亦當作匚,因能製物器也,故漢有尚方官。又引申為處方。

乃矩之尺寸形,匠人用矩,故亦从匚。

引申為圓、匚技(因能製器也),又引申為製器者之稱,故漢有尚匚官(製器之官也)。又引申為地匚(?)。故匚圓—尚匚—匚技—醫匚(?)。

受物之器也。引申為匚圓字。方技亦當作匚,因能製器也,故汉有尚方官。再引申為處方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二例,上、下像方器的邊緣,右像器底,左像器口,正像方形受物的器皿。金文收了左、右不同的匚形,音、義沒變,篆文、籀文之形由此承繼而來,都是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字經隸書,偏旁作,楷書沿之而定體。

匚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0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07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05頁
4說文校箋第561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504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86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12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26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69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35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538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43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429頁【補遺】第17880頁
14通訓定聲第3673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06頁【崇文】第4421頁
16說文句讀第1833頁
17說文新證第875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532頁,第4字
19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019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1179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