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yòu ㄧㄡˋ

卷三又部共2画
说文解字

卷三

又部

2画

U+53C8

于救切

又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于救切頁碼89頁,第2

又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。凡又之屬皆从又。

附注高鴻縉《中國字例》:「字原象右手形,手本五指,只作三者,古人皆以三表多。後借為又再之又,乃通假右助之右以代之。久而成習,乃加人旁作佑,以還右助之原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又』字象右手形,金文或加飾符,與『寸』形相同,但並非『寸』字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延救反頁碼243頁,第6行,第1

又手也,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。凡又之屬,皆從又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凡手拇指頭,指力之率,其後二指佐佑之不動,故略爲三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于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56頁,第1許惟賢205頁,第6

又手也。象形。

段注此卽今之右字。不言又手者,本兼𠂇又而言。以別之。而又專謂右。猶有古文《尙書》而後有今文《尙書》之名,有《後漢書》而後有《前漢書》之名,有《下曲禮》而後有《上曲禮》之名也。又作右而又爲更然之詞。《穀梁傳》曰:又,有繼之辭也。

三指者,

段注三岐象三指。

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。

段注以指記數者。或全用。或用三。略者言其大略。于救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
凡又之屬皆从又。

白话解释

又,手。像手抓握的形状。字形只画三根手指的原因,是五根手指排列起来太多,因此略去其二,使字形上手指不超过三个。所有与又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又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從甲骨文到篆文,都上像五個手指省作三個手指,連著的一豎像手臂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隸書作,形體發生變化,楷書沿之,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。

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76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247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96頁
4說文校箋第120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113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40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69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61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58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72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120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89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430頁【補遺】第16507頁
14通訓定聲第789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44頁【崇文】第973頁
16說文句讀第345頁
17說文新證第197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374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304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