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ㄐㄧˊ

卷三又部共3画
说文解字

卷三

又部

3画

U+53CA

巨立切

及乁𢎜𨕤

及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巨立切頁碼89頁,第22

異體及

及逮也。从又从人。

鉉注徐鍇曰:「及前人也。」

乁

異體

乁古文及。《秦刻石》及如此。

𢎜

𢎜亦古文及。

𨕤

𨕤亦古文及。

附注郭沫若《文史論集》:「及同逮,即逮捕之意。此為本義,後假為暨與之及,而本義遂失。然考殷周古文,如甲骨文與西周彝銘,暨與義之連詞均用󶘄,無用及者,用及為連詞乃後起事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又逮人。金文人形移至又形之上,又加義符『彳』,楚文字再加義符『止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六反切其急反頁碼245頁,第4行,第2

𨕤逮也。從又、人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及前人也,會意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5頁,第5行,第1

古文及,《秦刻石》及如此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字似甲乙之乙字,頭曲下斜甲,乙,下屈也。秦嶧山會稽山𥓓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5頁,第6行,第1

古文及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似已字,但少曲身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245頁,第6行,第2

亦古文及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下反切巨立切古音第七部頁碼460頁,第3許惟賢207頁,第6

𨕤逮也。

段注《辵部》逮,及也。

从又人。

段注及前人也。巨立切。七部。

古文及。

段注句。

《秦刻石》及如此。

段注今載《史記》者,琅邪臺刻石云:澤及牛馬。碣石刻石云:惠論功勞。賞及牛馬。按李斯作小篆。而刻石仍不廢古文也。

亦古文及。

段注按凡字從此。

亦古文及。

段注左從辵。右葢從筆。

白话解释

及,从背后追上并抓捕。字形采用“又、人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從甲骨文到楷書,及字字形都是從人,表示被追趕的人;從又,表示從後面的追趕者伸出右手將他抓住。金文或加偏旁「彳」,彳的本義是道路,引申為安步,用以強調追趕的行動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78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24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197頁
4說文校箋第121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115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40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70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63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59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72頁,第17字
11標注說文第121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898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3464頁【補遺】第16513頁【後編】第18183頁
14通訓定聲第44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246頁【崇文】第981頁
16說文句讀第348頁
17說文新證第205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415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309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