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fāng ㄈㄤ fáng ㄈㄤˊ

卷十三土部共7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三

土部

7画

U+574A

府良切

坊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府良切頁碼457頁,第9

坊邑里之名。从土方聲。古通用埅。
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按:《說文》防或从土作埅,本訓堤也。」「漢人去『阜』移『土』成『坊』字,後人乃以為邑里專名。」

白话解释

坊,乡邑里弄的名称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方”是声旁。“坊”字古代通用于“埅”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新附》:「坊,邑里之名。从土、方聲。」從土,表示地方、區域。古代城邑四圍街道多呈方正布局,故從方表示音讀,兼表「街道方正」之義。本義為古代城邑中之街道、里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另堤防的「防」字,《說文》異體或增土作「埅」,去阜移土,即成「坊」字,則「坊」又是「防」之異體字。教育部以「坊」為正字,並兼「防」字之異體。

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06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168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868頁
4說文校箋第608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543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2019頁,第1字
7說文探原第6766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2891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362頁,第5字
10標注說文第584頁,第21字
11說文注箋第4819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13327頁【補編】第14916頁
13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305頁,第4字
14古字釋要第1258頁,第10字
15新附通誼第77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