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líng ㄌㄧㄥˊ

卷五夊部共8画
说文解字

卷五

夊部

8画

U+590C

力膺切

夌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力膺切頁碼173頁,第18

夌越也。从夊从𡴆𡴆,高也。一曰夌𢕌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力膺反頁碼430頁,第6行,第1

夌越也。從夊、𡴆𡴆,高大也。一曰夌徲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越,超越也。𡴆音陸。徲音遅。夌徲,漸𤰞迆也。《史記》曰:『泰山之高跛,牂牧其上,夌徲故也。』今作陵遅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力膺切古音第六部頁碼928頁,第2許惟賢410頁,第4

夌越也。

段注凡夌越字當作此。今字或作淩,或作凌,而夌廢矣。《檀弓》。喪事雖遽。不陵節。鄭曰:陵,躐也。躐與越義同。《廣韵》陵下云:犯也。侮也。侵也。皆夌義之引伸。今字槪作陵矣。

从夊𡴆

段注越之義也。力膺切。六部。

𡴆,高大也。

段注說从𡴆之意。

一曰夌𢕌也。

段注《彳部》曰:徲,久也。凡言陵遟,陵夷當作夌𢕌。今字陵遟,陵夷行而夌𢕌廢矣。《玉篇》云:夌遟也。《廣韵》云:陵遟也。遟與𢕌同也。《匡謬正俗》釋陵遟曰:陵爲陵阜之陵。而遟者,遟遟微細削小之義。古遟夷通用。或言陵夷。其義一也。言陵阜漸平。喻王道弛替耳。玉裁謂。許書作夌。則知說陵爲陵阜,非也。夌𢕌爲邌之反語。古遟邌通用。夌𢕌言時久則弛替。遟古讀如夷。夌夷㬪韵字耳。以《左傳》下陵上替說之。許前義於下陵近。後義於上替近。下陵與上替,其事常相因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𡴆,高大也。高平曰𡴆,故𡴆即陸,夌𢕌,渐低也。

𡴆,跳也;从夂,脮也。夌𢕌者,夌夷也,田漸而平下也,今夌遲處死,亦即夌夷,夷為夷三族之侇。夷又訓施【移】,《左傳•哀公二十七年》「施公孫有山氏」,夷三族也。夷又訓剖腹,《左傅•昭公十四年》「乃施[邢]侯」、施長萇[一]是也。屠亦然,屠一族,屠腸,亦合二義。

𡴆𡴆非高大,乃有跳誼,鼀,「其行𡴆𡴆」,又作陸,「陸梁」、「翹足而陸」是也。惟𡴆本名不知由何引申為跳。夌𢕌非疊韻字。夷訓平,即𢓡字。夌𢕌亦曰夌夷,𢕌古音離,夌𢕌【離】雙聲字。

𡴆,高平曰𡴆,即今借用之陸字。一曰夌𢕌也,夌𢕌,漸低也。[一] 「施長萇」其義難明,疑為《莊子•胠箧》「萇弘施」之誤。

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44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443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347頁
4說文校箋第218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215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755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132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926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10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36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217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1738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5605頁【補遺】第16829頁
14通訓定聲第28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53頁【崇文】第1809頁
16說文句讀第679頁
17說文新證第467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230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650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546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