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hán ㄏㄢˊ

卷七宀部共12画
说文解字

卷七

宀部

12画

U+5BD2

胡安切

𡫾𡫮𡫜

寒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胡安切頁碼241頁,第31

𡫾

異體𡫮𡫜、寒

𡫾凍也。从人在宀下,以茻薦覆之,下有仌。

附注按:從茻與艸同義,仌即冰之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痕安反頁碼617頁,第5行,第1

𡫾凍也。從人在宀下,從茻上下爲覆,下有仌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按《月令》曰:『寒氣總至,人力不堪,其皆入室。』寒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胡安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364頁,第1許惟賢597頁,第8

𡫾凍也。

段注凍當作冷。十一篇曰:凍,仌也。冷,寒也。此可證矣。《釋名》曰:寒,捍也。捍,格也。《左傳》寒盟。寒者,尋之反。尋卽燅字。

从人在宀下。从茻。上下爲覆。

段注此依小徐本。上下皆得云覆也。

下有仌也。

段注合一宀,一人,二艸,一仌會意。胡安切。十四部。

白话解释

寒,冷气冻人。字形采用“宀、人、茻、仌”会义,表示用草褥垫盖,字形下部有“仌”表示天气冷水结冰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二例,前例作,由「宀」、「茻」、「人」三字構成。從宀,示屋舍。從人從茻,示人在宀下,以茻艸上覆下薦,會三字的寒冷之義;後例所從人,著其足形,下有「」,像薦藉之物。戰國文字三例,第一例從人在茻中,中有「」,示覆薦之物;第二例承自金文第二例,從宀、從茻、從人,示人在宀下艸中,下有「」,示覆薦之物;第三例承自金文第二例,強化延伸所從「茻」之下體,與所薦物「」相結合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三例,變易覆薦物形「」為「仌」,而許慎釋為「冫」。隸書承自篆文,「茻」形變易為「」。楷書承之,下體「」變易為二小點而定體。在六書,金文前例屬於異文會意,金文後例以下,屬於會意附加實形。

寒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73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604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463頁
4說文校箋第303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291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04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788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75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54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86頁,第18字
11標注說文第298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245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481頁【補遺】第17124頁
14通訓定聲第280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635頁【崇文】第2537頁
16說文句讀第979頁
17說文新證第600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844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71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