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shù ㄕㄨˋ zhù ㄓㄨˋ

卷五壴部共12画
说文解字

卷五

壴部

12画

U+5C0C

常句切

尌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常句切頁碼153頁,第1

尌立也。从壴从寸,持之也。讀若駐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時遇反頁碼388頁,第5行,第1

尌立也。從壴,從寸,持之也。讀若駐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樹鼓字,樹木字從木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常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818頁,第4許惟賢363頁,第9

尌立也。

段注與《人部》侸音義同。今字通用樹爲之。樹行而尌廢矣。《周禮》注多用尌字。

从壴。从寸。

段注句。

寸,

段注逗。此字補。

持之也。

段注寸與又古通用。又者手也。此說从寸之意。壴而復持之則固矣。壴亦聲。

讀若駐。

段注常句切。四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尌【豎】。尌、侸、豎三字實一字,今借樹字為之。

其初只有豆字,豆有立義。登从豆者,亦豎立也。後豎、壴、侸皆孳乳,古只用豆。

樹立=尌立。封、侸,豎三字同音同訓(立也),實即一字,今皆假樹字為之。

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03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40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310頁
4說文校箋第199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190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679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19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71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94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21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197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156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105頁【補遺】第16752頁
14通訓定聲第1421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408頁【崇文】第1629頁
16說文句讀第604頁
17說文新證第400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205頁,第4字
19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82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490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