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dài ㄉㄞˋ

卷七巾部共11画
说文解字

卷七

巾部

11画

U+5E36

當葢切

𢂸

帶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當蓋切頁碼252頁,第17

異體𢂸

帶紳也。男子鞶帶,婦人帶絲。象繫佩之形。佩必有巾,从巾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當柰反頁碼647頁,第7行,第1

帶紳也。男子鞶革,婦人鞶絲,象繋佩之形。帶必有巾,從重巾。

鍇注臣鍇曰:「󰒘,其帶上連屬結固處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當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29頁,第4許惟賢626頁,第2

帶紳也。

段注《糸部》曰:紳,大帶也。

男子鞶帶。婦人帶絲。

段注古本皆如此。毛本依小徐。誤。《內則》曰:男鞶革。女鞶絲。《革部》鞶下云:大帶也。男子帶鞶。婦人帶絲。按古有大帶。有革帶。革帶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帶。則革帶統於大帶。故許於紳,於鞶皆曰大帶。實則《內則》之鞶專謂革帶。此偁《內則》者,謂鞶統於紳,佩繫於鞶也。

象繫佩之形。

段注謂卌也。

佩必有巾。从重巾。

段注𢁝也。當葢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带,较宽的衣带。男子佩皮革的衣带,妇人以丝为衣带。,像系佩的样子。衣佩一定有巾,所以字形采用“巾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二個形體都像是一條有裝飾的長帶子。金文一個像中央佩有飾物的帶子;另一個是合體,形體上方的帶子像有二個飾品,下方像裙子。戰國文字上方像帶子上有飾品的樣子,下方也是像裙子。篆文改從「巾」,指布的材質;上方形體與戰國文字相近似,像有飾物的布帶。隸書稍有變化,楷書則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
帶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6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632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484頁
4說文校箋第319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04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09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87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89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1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95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314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257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7788頁【補遺】第17160頁
14通訓定聲第2616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668頁【崇文】第2669頁
16說文句讀第1027頁
17說文新證第62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160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747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