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diào ㄉㄧㄠˋ

卷八人部共4画
说文解字

卷八

人部

4画

U+5F14

多嘯切

𢎣

𢎦

弔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多嘯切頁碼265頁,第17

𢎣

異體

𢎣問終也。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。从人持弓,會敺禽。

附注按:羅振玉認為字像弓、矢、繳形,本義為隿射之隿。李孝定《甲骨文字集釋》按語以為羅說「似之」,然而「人字非弓也。徐灝注箋『疑从弟省聲』可備一說,其字之初形朔誼不可深考矣。古讀當與叔同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的糶反頁碼682頁,第6行,第1

𢎣問終也。古人葬者,厚衣之以薪。從人持弓,敺禽也。弓,葢往復吊問之義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弔喪有助,故從人持弓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多嘯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530頁,第1許惟賢671頁,第8

𢎣問終也。

段注謂有死䘮而問之也。《襍記》曰:弔者東面致命曰:寡君聞君之䘮。寡君使某。如何不淑。《曲禮》。知死者傷。鄭注曰:說者有弔辭曰:皇天降灾。子遭罹之。如何不淑。《曾子問》。父䘮稱父。母䘮稱母。鄭注云:父使人弔之辭云:某子聞某之䘮。某子使某。如何不淑。母則若云:宋蕩伯姬聞姜氏之䘮。伯姬使某。如何不淑。此皆問終之辭。淑,善也。如何不善者,欲其善也。故引伸之謂善爲弔。魯莊公使人弔宋大水云:若之何不弔。卽如何不淑也。《左傳》。哀公誄孔子。昊天不弔。先鄭注《周禮》大祝引作昊天不淑。此弔淑通用之徵。應劭,王肅皆訓弔爲善。《粊誓》。無敢不弔。卽無敢不善也。凡《書・大誥、多士、君奭》、《詩・節南山、瞻卬》、《逸周書》祭公解,《左傳》莊十一年襄十三年十四年二十三年昭二十六年哀十六年,《漢書・翟義傳》所云不弔者皆謂不善。《大誥》、《君奭》之弗弔天三字連讀。《多士》之弗弔昊天四字連讀。皆猶《小雅》之不弔昊天。鄭云:不善乎昊天也。葢弔之爲善。今失其傳矣。以上王氏引之說。玉裁按。《辵部》𨑩,至也。凡經文無𨑩。但有弔。弔或訓至。如《天𠈃》傳。弔,至也。《節南山》傳云:弔,至也。箋云:至猶善也。《粊誓》。無敢不弔。鄭云:弔猶善也。至與善義本相近。古非必作𨑩而後訓至也。𨑩者,小篆分別之字。

从人弓。

段注三字今補。會意。多嘯切。二部。

古之葬者厚衣之㠯薪。

段注此偁《易・𣪠辭》。說人持弓會毆禽之故。

故人持弓會𢿛禽也。

段注故字舊作从。今正。《吳越春秋》。陳音謂越王曰:弩生於弓。弓生於彈。彈起古之孝子。古者人民樸質。飢食鳥獸。渴飮霧露。死則裹以白茅。投於中野。孝子不忍見父母爲禽獸所食。故作彈以守之。故歌曰:斷竹續竹。飛土逐肉。按孝子𢿛禽。故人持弓助之。此釋弔从人弓之意也。倉頡造字。當黃帝時。旣易之以棺椁矣。而葬文猶取衣薪。弔文猶依逐肉。反始不忘本也。禮也者,反其所自生。

弓葢往復弔問之義。

段注小徐有此八字。葢別一說也。當有一曰字。《左傳》有相問以弓者。故云然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𨑩即到字,故訓至。弔讀為的,訓至,即𨑩字,弔起。《方言》有□,即到字,今作倒懸之倒。倒懸,故不見手足也。

訓善者,因與俶音近故也。

訓善者,因與俶音近故也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、金文都像一個人揹著一支帶著繩子的箭的樣子。篆文作從「人」、「弓」,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古人樸實,人死了不埋葬,只用白茅裹起來放在野地而已。孝子不忍心父母死了還被鳥獸啄食,所以拿著彈弓守護,親友也帶弓來協助驅趕禽獸的意思。隸書的形體有了改變,將甲、金、篆中的「人」變成「丨」。楷書與隸書形相近似。

弔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22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70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509頁
4說文校箋第341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321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1163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99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10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2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07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334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274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209頁【補遺】第17231頁
14通訓定聲第129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05頁【崇文】第2817頁
16說文句讀第1093頁
17說文新證第638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345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422頁,第3字
20古字釋要第78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