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ㄇㄧˇ

卷十二弓部共9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二

弓部

9画

U+5F2D

緜婢切

𢏱

弭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緜婢切頁碼427頁,第15

弭弓無緣,可以解轡紛者。从弓耳聲。

𢏱

𢏱弭或从兒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面侈反頁碼1019頁,第3行,第2

𢏱弓無縁,可以解轡紛者。從弓耳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縁者,綵纏飾之也。《春秋左傳》:『右執鞭弭。』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19頁,第4行,第1

弭或從兒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緜婢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557頁,第1許惟賢1111頁,第1

𢏱弓無緣可㠯解𦆕紛者。

段注《釋器》曰:弓有緣者謂之弓。無緣者謂之弭。孫云:緣謂𦅾束而漆之。弭謂不以𦅾束,骨飾兩頭者也。《小雅》。象弭魚服。傳曰:象弭,弓反末也。所以解紛者。箋云:弓反末彆者,以象骨爲之。以助御者解轡紛宜骨也。按紛猶亂。今詩作紒,亦通。紒者,今之結字。許合《爾雅》、《毛詩》爲說也。弭可以解紛。故引申之訓止。凡云弭兵,弭亂者是也。

从弓。耳聲。

段注緜婢切。按古音當在一部。而入紙韵在十六部者,以或从兒聲也。

弭或从兒。

段注兒聲也。𢏱葢此篆之正體。故亦作彌。爾兒聲同。故《周禮》彌災兵,《漢書》彌亂,卽𢏱字也。弭節亦作靡節。《郊特牲》有由辟焉。辟亦弭字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「弭兵」,解兵也,

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,故引申為解散義,「弭兵」者,解兵也。

「弭兵」者,解兵也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「弭」字,從弓、耳聲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異體從弓、兒聲,聲符「兒」、「耳」音近替換。《說文‧弓部》:「弭,弓無緣可以解轡紛者。从弓、耳聲。」指無綵繳纏飾,末端用骨、角鑲嵌的弓,可幫助御者解開馬韁糾結之物,並無「止息」之義。「止息」之本字為「敉」,作「弭」則是假借。《說文‧攴部》:「敉,撫也,从攴、米聲。」從弓,表示與弓具相關;從耳,表示音讀,是不示義的聲符,本義是末端用骨、角鑲嵌的弓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弭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7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1084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10頁
4說文校箋第565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507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87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14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29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0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37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542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446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501頁
14通訓定聲第73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12頁【崇文】第4445頁
16說文句讀第1845頁
17章授筆記第535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05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8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