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dàn ㄉㄢˋ tán ㄊㄢˊ

卷十二弓部共15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二

弓部

15画

U+5F48

徒案切

𢎫

𢎝

彈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案切頁碼428頁,第16

彈行丸也。从弓單聲。

𢎫

𢎫彈或从弓持丸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特丹反頁碼1021頁,第1行,第3

𢎫行丸也。從弓單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21頁,第2行,第1

或說彈從弓打丸,如此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案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63頁,第3許惟賢1113頁,第8

𢎫行丸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。晉靈公從臺上彈人。而觀其避丸也。引申爲凡抨彈,糾彈之偁。

从弓。單聲。

段注徒案切。十四部。亦平聲。

或說彈从弓持丸如此。

段注各本篆形作𢎫。今正。《汗𥳑》云:𢎝,彈字也。出《說文》。又《佩觿》、《集韵》皆有𢎛字。葢古本《說文》从弓而象丸形。與《玉部》朽玉字同意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𢎟本作𢎫,是。段从《汗簡》正,《汗簡》不可恃也。

白话解释

弹,用弓子将珠丸射出去。字形采用“弓”作边旁,“单”作声旁。,这是“弹”的异体字,字形采用“弓、丸”会义,像一手 拉弓,一手持丸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字形中,有一個像弓上張弦,弦上著以「彈丸」之形,六書屬於合體象形。有一個像彈丸彈射出後,用弓弦斷續來表示「彈動」的狀態,六書屬於合體指事。一個從弓、從攴,像弓上有彈丸,會合張弓引弦,發射彈丸的意思。弦上弓弦,彈動形象猶存,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篆文一個作「?」,與甲骨文「彈弓」字構形相同,《說文》認為像「从弓持丸」,將原本配搭的弓和彈丸,分解為二,表示弓上的彈丸,表名詞義,音讀為ㄉㄢˋ(dàn)。一個寫作「彈」,示隸書、楷書字形的來源。《說文‧弓部》:「彈,行丸也,从弓、單聲。」,表示彈弓彈力讓彈丸疾速飛行,表動詞詞義,音讀為ㄊㄢˊ(tán)。從弓,表示與彈射工具弓相關;從單,表示音讀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今則將「彈丸」與「彈射」兩形義併合為「彈」,用音讀區辨字義。教育部以「彈」為正字,以「?」為異體;規範字作「弹」,「單」作「单」為草書楷化;「彈」作「弹」則屬偏旁類推。

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8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08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811頁
4說文校箋第56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508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87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55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31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1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38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543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47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524頁【補遺】第17888頁
14通訓定聲第296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115頁【崇文】第4457頁
16說文句讀第1849頁
17章授筆記第536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080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88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