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qiàn ㄑㄧㄢˋ qiè ㄑㄧㄝˋ

卷十心部共13画
说文解字

卷十

心部

13画

U+614A

戸兼切

慊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戶兼切頁碼354頁,第33

慊疑也。从心𥡝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字多作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賢兼反頁碼861頁,第4行,第2

慊疑也。從心兼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又音口檢反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戸兼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041頁,第3許惟賢892頁,第7

慊疑也。

段注疑者,惑也。故下文受之以惑。今字多作嫌。按《女部》嫌者,不平於心也。一曰疑也。不平於心爲嫌之《正義》。則嫌疑字作慊爲正。今則嫌行而慊廢。且用慊爲歉。非是。又或用慊爲㥦。尤非是。《大學》。此之謂自謙。注曰:謙讀爲慊。慊之言猒也。凡云之言者,皆就字之本音本義而轉之。猒足,非慊之本義也。至若鄭本《周易》爲其慊於陽。故偁龍焉。鄭注云:慊讀爲羣公溓之溓。古書篆作立心與水相近。讀者失之。故作慊。溓,襍也。陰謂此上六也。陽謂今消息用事乾也。上六爲蛇。得乾氣襍似龍。此鄭注則易慊爲溓。皆不用字之本義也。

从心。兼聲。

段注戸兼切。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嫌隙當作嫌,嫌疑當作慊。

慊疑,嫌隙,義别。○《大學》「自謙」,謙,厭足也。(?)

慊疑。挾嫌。

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00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885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673頁
4說文校箋第455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422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52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599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18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24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78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441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364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0455頁【補遺】第17589頁
14通訓定聲第48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905頁【崇文】第3617頁
16說文句讀第1469頁
17章授筆記第436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1027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992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