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ㄉㄧˇ

卷十二手部共8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二

手部

8画

U+62B5

丁禮切

𢪔

抵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丁禮切頁碼401頁,第9

異體𢪔、拞

抵擠也。从手氐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的米反頁碼974頁,第7行,第3

抵擠也。從手氐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丁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383頁,第3許惟賢1035頁,第6

抵擠也。

段注排而相歫也。

从手。氐聲。

段注丁禮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抵當之抵當作𢴧,當也,齒音變舌頭音,則與抵同。

白话解释

抵,相排挤、相对抗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氐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手、氐聲。篆文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氐」為聲符,應有兼義的功能,據《說文》,「氐」字的本義是「至也」,就是物品推到底叫「氐」,與「抵」義密切相關,「抵」從「氐」聲可以看成具有兼義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抵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1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00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60頁
4說文校箋第526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474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741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94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88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3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14頁,第24字
11標注說文第503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4179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1744頁
14通訓定聲第2309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43頁【崇文】第4169頁
16說文句讀第1713頁
17章授筆記第491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19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108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