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制

kuò ㄎㄨㄛˋ guā ㄍㄨㄚ

卷十二手部共9画
说文解字

卷十二

手部

9画

U+62EC

古𣴠切

𢬸

括的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活切頁碼406頁,第10

𢬸

異體

𢬸絜也。从手𠯑聲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作括。」

蔣注《五經文字》:𢬸括,古末反,上《說文》,下經典相承隷省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古活反頁碼975頁,第2行,第1

𢬸絜也。從手𠯑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周易》曰:「括囊無咎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𣴠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423頁,第7許惟賢1054頁,第1

𢬸絜也。

段注絜者,麻一耑也。引申爲絜束之絜。凡物圍度之曰絜。賈子度長絜大是也。束之亦曰絜。凡經言𢬸髮者,皆謂束髮也。《髟部》曰:䯺者,絜髮也。然則束髮曰䯺。𢬸爲凡物緫會之偁。《毛詩傳》曰:𢬸,至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易𢬸囊,借爲𠯑字也。

从手。𠯑聲。

段注𣴠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括,絜也。絜,束也。括髮者,束髮也。再引申為總括。

白话解释

括,捆扎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字作「?」,從手、?聲。隸書、楷書作「括」,「?」旁簡化為「舌」形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?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?」字本義為「塞口也」,此義與「括」的「收束、收攏」義接近,故有兼義功能。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括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02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026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770頁
4說文校箋第535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481頁,第13字
6說文今釋第1771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99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99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7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19頁,第28字
11標注說文第513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24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918頁【補遺】第17817頁
14通訓定聲第2749頁,第6字
15說文義證第1060頁【崇文】第4237頁
16說文句讀第1746頁
17章授筆記第504頁,第7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97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124頁,第2字